加速绿色转型: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

元描述: 深入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阐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意义,总结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,并详细分析推进绿色转型重点任务,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。

引言:

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,要“加快推动绿色发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,这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理念、新战略、新路径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进一步强调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”,并出台了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》,吹响了全面推进绿色转型的号角。即将举办的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也将以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”为主题,这表明绿色发展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方向。

为什么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?

这不仅是时代的选择,更是历史的必然。当今世界,气候变化、资源枯竭、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,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,其绿色发展举措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同时,加快绿色转型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。

一、绿色转型: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

1.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这一重要理念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,以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

2.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

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。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也无法应对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现实。推动绿色发展,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、促进资源节约利用,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。

3. 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

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,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。通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,才能有效解决污染排放、资源枯竭等问题,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。

4.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

气候变化、生态破坏、生物多样性减退等全球性环境和气候危机,关乎人类命运。世界各国只有携手合作,共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,才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,实现共同发展、共同繁荣。

二、新时代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。

1.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

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淘汰落后产能,培育绿色低碳产业,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。新能源产业链全球领先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,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2. 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

我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,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,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,为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3. 资源循环利用率大幅提升

实施全面节约战略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。单位GDP能耗、水耗、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,资源产出率大幅提升,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4.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

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,我国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,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,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,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。

三、全力抓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大任务

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必须坚持全面转型、协同转型、创新转型、安全转型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

1. 聚焦重点领域促进全面转型

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,着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。

  • 推动产业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: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,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  • 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: 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,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,确保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。
  • 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: 完善城市规划、设计、建造、管理体系,大力推广绿色建筑,建设宜居、生态、智慧城市。

2. 抓住关键环节促进协同转型

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,抓住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,促进生产、流通、消费各环节协同转型。

  • 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: 推进资源节约利用,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最大化。
  • 推动绿色生产: 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。
  • 加强绿色流通: 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,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改造,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,促进物流体系绿色化。
  • 积极扩大绿色消费: 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,构建绿色消费模式。

3. 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创新转型

要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、金融、投资、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,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• 健全财税政策: 充分发挥税收调节“指挥棒”作用,鼓励企业绿色低碳转型。
  • 发展绿色金融: 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,加力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。
  • 优化投资政策: 扩大绿色低碳投资,加快形成优质绿色低碳资产。
  • 完善价格政策: 推进水、能源、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,形成鼓励节约、惩罚浪费的资源环境领域价格调节机制。
  •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: 完善碳排放权交易、自愿减排交易、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机制,推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。

4. 坚持底线思维促进安全转型

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,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,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。

  • 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: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,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,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。
  • 坚持分类施策、因地制宜: 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环境禀赋,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、路线图、施工图,因地制宜推进绿色转型。
  • 妥善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: 认真分析绿色转型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,制定应对措施,确保绿色转型平稳推进。

四、问答环节

1.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个人有什么影响?

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,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。个人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,践行绿色消费,减少碳排放,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。例如: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、节约用水用电、选择绿色出行等。

2.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实现了绿色转型?

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实现了绿色转型,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:

  • 环境绩效: 企业是否降低了污染排放,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,实现了清洁生产?
  • 产品和服务: 企业是否开发了绿色产品和服务,满足了绿色消费需求?
  • 管理体系: 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绿色管理体系,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?
  • 社会责任: 企业是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,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?

3.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吗?

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,它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,反而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绿色转型会催生新的产业和技术,创造新的就业机会,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,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

4. 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,推动绿色转型?

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,推动绿色转型,需要:

  •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: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,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支持。
  •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: 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,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,促进绿色技术创新。
  • 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: 建立权威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,引导企业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,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。
  • 实施差别化政策: 对绿色企业和绿色产品提供税收优惠、补贴等政策支持,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绿色转型。

5. 如何才能让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绿色转型中?

要让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绿色转型中,需要:

  • 加强宣传引导: 普及绿色发展理念,提高公众对绿色转型重要性的认识。
  • 完善绿色消费环境: 提供更多绿色产品选择,营造良好的绿色消费氛围。
  • 鼓励绿色行为: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,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绿色行动。
  •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: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绿色转型决策的机制,保障公众参与绿色发展的权利。

6.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面临哪些挑战?

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:

  • 转型成本: 绿色转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,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克服转型成本。
  • 技术瓶颈: 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,制约着绿色转型进程。
  • 利益调整: 绿色转型会涉及利益调整,需要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。
  • 国际合作: 绿色转型需要全球合作,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,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。

结论:

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,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策部署,坚持全面转型、协同转型、创新转型、安全转型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,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绿色发展动能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。